5月18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参与主办的“百年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和延安两地以线下与线上两种形式同时举行。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存根,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赵刚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主持开幕式。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司晓宏作会议主旨发言,并接受延安市融媒体中心采访,同时与陈存根、赵刚、杨开忠等一同为中国社科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陕西基地和山东基地授牌。
本次会议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延安市社科联承办?;嵋橹荚谔骄亢妥芙岚倌曛泄膊成拿鹘ㄉ璐用妊康讲欢戏⒄雇晟撇⒆呦虺墒?,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谢伏瞻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强生态环境?;さ闹傅妓枷牒托卸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内容,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陈存根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完整,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其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突破和飞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精辟阐明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要求树立生态治理的大局观、全局观,坚持统筹兼顾、综合规划、系统治理、科学经营。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党的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赵刚表示,早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涵蓄水源、防止山洪泛滥、提高粮食产量,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近年来,延安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拐铰砸?,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未来,延安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司晓宏在题为“回望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植树造林运动”的主旨发言中,系统梳理回顾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改善和?;ど肪车纳导?。他指出,延安时期党中央就试图通过系统化的法律政策手段来?;ど?、植树造林,以改变陕甘宁边区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也反映出其发展理念的超前性和先进性,可以视作我们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滥觞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肇始,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关于“?;ど?,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主张,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的“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79年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建立,以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山理论”的创立等,都无不浸透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与智慧。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唐震、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参加会议,并分别以“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生态实践与启示”为主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
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延安市委、延安市政府、延安大学、延安市委党校、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安市退耕办等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与经验、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